近视,是孩子的大敌,随着学业的繁重,很多的家长开始因为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的眼睛一出现问题,大部分家长都会认为孩子是近视了。其实不然,很多弱视的表现和近视的症状很相似,不易被发现,再加上孩子太小,很少定期检查视力,弱视更容易被家长当成近视而疏忽!而且弱视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期,治疗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下面划重点了,赶快记笔记!
一、 弱视和近视的区别
1. 本质区别
近视是由于眼睛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原因造成眼轴变长看远不清,但戴镜后,矫正视力可以恢复正常的眼病。
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
2. 危害不同
近视看近不清楚但可以通过戴镜得到很好的纠正,对日常学习和工作影响较小。
而弱视戴镜后仍然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同时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发育,立体视功能低下或缺失,使生活和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矫治方式不同
目前近视的控制方式包含框架眼镜、功能性镜片、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等等,在成年后若眼部健康情况允许可通过屈光手术达到摘镜的目的。
弱视是由于视功能发育缓慢引起的,干预的最佳时期为6-12岁,一般可通过戴镜、遮盖治疗、弱视训练等方法来进行视力恢复,成年后再进行干预效果将大打折扣。
4. 孩子前期表现不同
近视前期孩子因为视远不清,常常表现为经常性歪头、眨眼、皱眉、眯眼,眼睛容易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而弱视的孩子因为缺乏立体视觉,容易出现走路摔跤,碰撞树木桌椅,写字重叠、不整齐、不成行等现象;常常伴有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在并不强烈的阳光下仍然会经常眯起眼睛看东西,对光线敏感等等。
二、 分辨弱视与近视的重要性
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障碍,发展的初期是治疗的好时期(4-6岁),超过12岁治疗难度就会成倍增长,成年人治疗更是难上加难。
三、 弱视治疗方法
1. 对因治疗
积极治疗弱视的原发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斜视等。
2. 光学矫正
用眼镜矫正弱视眼的远视、近视、散光,提高弱视眼的视刺激。
3. 遮盖和压抑疗法
主要用于单眼弱视,遮盖健康眼,迫使患儿多用弱视眼进行日常学习生活。
4. 精细目力训练
练习穿珠子、描图画、读图书、刺绣等近距离的精细作业,手脑眼并用,增加弱视眼的视觉经验。
5. 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
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综合运用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和计算机视觉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将弱视治疗与趣味游戏相结合,通过各种生物刺激,改善大脑皮层处理视觉任务的能力,锻炼视觉中枢。
6. 后像+红光刺激治疗
先利用后像压抑周边视网膜,再利用红光,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黄斑区来提高视力,尤其适用于注视性质异常的重度弱视。
温州明乐眼科医院专家提醒,无论是近视还是弱视,家长都要重视起来,定期做视力检查。发现孩子得了弱视,也不要慌张,只要正确认识弱视,了解弱视的治疗原理,积极的配合治疗,大部分孩子是可以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