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是我国致盲的三大病因之一,各年龄段均有可能患上。眼底病的主要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睛看到直线变得弯曲或变大变小,还有飞蚊症等,多数不伴有眼睛红痛。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朱晓波副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专访时表示,眼底病是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的眼疾。治疗手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激光和手术治疗,但绝大多数眼底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眼底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呢?温州明乐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为您解答:
一、射光凝法治疗眼底病:当新而小的视网膜破损发生,而尚未有视网膜剥离时,破损处通常以雷射光线来修补。雷射光线烧补裂痕的边沿。这些疤痕封住了裂痕边缘及阻止了液体流经和聚集于视网膜。
二、冷冻疗法治疗眼底病:冷冻视网膜破损处,会刺激疤痕的形成及封住破损处之边缘,其反应和眼部雷射手术类似。冷冻术也可在门诊施行,但需要做眼部的局部麻醉。
三、激光治疗眼底病:对于尚未发生脱离的视网膜裂孔,可以采用激光治疗,封闭视网膜裂孔,以防止发生视网膜脱落。激光治疗没有任何痛苦,将激光仪光束对准裂孔部位,按照规定的激光能量、时间、光斑大小,沿裂孔边缘激射若干激光点,将裂孔包围封闭而 。
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底病:微创治疗视网膜脱落,手术治疗 高,手术复位率90%以上。
有哪些眼底病能用激光疗法治疗呢?
眼底病是激光广泛应用的一个领域,除了糖尿病性眼底病变之外,还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血管病变、黄斑部病变、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脉络膜肿瘤等等。主要采用的是可见光范围的激光器。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目的在于使病变视网膜得到脉络膜的营养,减少视网膜的需氧量,防止新生血管的产生,从而阻止反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的发生。为此多采用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而为了防止或减轻黄斑区囊样水肿,阻止视力的下降,则多采用栅栏状光凝。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主要是为了减少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破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促使新生血管萎缩,减少反复出血,以及保护黄斑区等目的,大都采用局部光凝的方式,应及早进行。
激光治疗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及视网膜脉络膜各类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是封闭异常血管,但对血管瘤应仔细区别出供养支进行光凝,以免引起出血。
黄斑部病变主要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老年性黄斑病变、黄斑区新生血管膜形成及黄斑区视网膜裂孔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及黄斑区囊样水肿若及时治疗,效果较好。黄斑区新生血管膜形成这类疾病,虽对新生血管膜可以治疗,但由于损害较大,术后视力并无明显恢复,对黄斑区裂孔也有类似情况。
视网膜裂孔采用激光治疗与常规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很大优越性。但前提是必须无明显网脱。若有明显网膜脱离者,则可在玻璃体手术的同时,配合眼内激光光凝,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